納蘭容若詩詞。
我們的范文怎么樣才能寫的更好呢?寫文章也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范文與我們的寫作?!按绮讲浑x”。?學習范文可以讓我們更加從容地應對各種文書處理任務,減輕工作難度,根據您的需求我們為您整理了這份有價值的“納蘭容若詩詞”,歡迎與我們一起學習讓知識更有用!
納蘭容若詩詞【篇1】
1臨江仙·寒柳
納蘭性德〔清代〕
飛絮飛花何處是,層冰積雪摧殘,疏疏一樹五更寒。愛他明月好,憔悴也相關。
最是繁絲搖落后,轉教人憶春山。湔裙夢斷續應難。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
這是一首借詠寒柳而抒傷悼之情的詞作,納蘭在詞中詠物寫人,亦柳亦人,委婉含蓄、意境幽遠,可謂是其詠物詞中的佳作,陳廷焯在《白雨齋詞話》中曾這樣評價這首詞:“余最愛其《臨江仙·寒柳》云:‘疏疏一樹五更寒。愛他明月好,憔悴也相關?!灾杏形?,幾令人感激涕零,納蘭詞亦以此篇為壓卷?!?/p>
2采桑子·而今才道當時錯
納蘭性德〔清代〕
而今才道當時錯,心緒凄迷。紅淚偷垂,滿眼春風百事非。
情知此后來無計,強說歡期。一別如斯,落盡梨花月又西。
《采桑子》率直平白,把詞人的一片深情以及被迫分離永難相見的痛苦與思念表達得淋漓盡致。
3采桑子·明月多情應笑我
納蘭性德〔清代〕
明月多情應笑我,笑我如今。辜負春心,獨自閑行獨自吟。
近來怕說當時事,結遍蘭襟。月淺燈深,夢里云歸何處尋。
納蘭不僅看重愛情,也很注重友情,他“在貴不驕,處富能 貧”,短短一生中結交了不少朋友,說他“結遍蘭襟”也不算夸 大。他的老師徐乾學的弟弟徐元文在《挽詩》中贊道: “子之親師,服善不倦。子之求友,照古有爛。寒暑則移,金石無變。非俗 是循,繁義是戀?!痹撛~上片寫出詞人低沉黯然的心情,同時還烘托出納蘭悵然若失的心態。下片描寫往事不堪回首,一切過去的都將不再重來。全詞表達了詞人對妾侍沈宛的懷念之情。
納蘭容若詩詞【篇2】
納蘭性德經典詩詞愛情(納蘭容若的表白愛情詩)
納蘭容若是清代有名的詞人,他與浙西派詞人朱彝尊、陽羨派詞人陳維崧并稱清詞三大家。納蘭容若深得王國維青睞,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評價納蘭容若:“北宋以來,一人而已?!?/strong>
相比于納蘭容若,人們更熟悉納蘭性德這個名字,其實這指的都是同一人。納蘭性德,字容若,原名成德。
納蘭性德出身顯赫,電視劇《康熙王朝》中的明珠,其原型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納蘭明珠,納蘭明珠歷任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太子太傅加封太子太師等職,名震一時。而納蘭明珠還有一個身份,他也是納蘭性德的父親。
納蘭性德出生于1655年,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十七歲入國子監。納蘭性德十八歲參加順天府鄉試,考中舉人,19歲那年因病錯過殿試,22歲時補殿試,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
納蘭性德才華橫溢,深得康熙欣賞,在他考中進士的當年,并沒有被安排為朝官,而是賜為御前三等侍衛,作為康熙的近侍隨從。不久后晉升為一等侍衛,多次隨康熙出巡。出巡的經歷,也讓他體驗了邊塞生活,所以在納蘭性德的詞作中,也有一部分反映邊塞生活與邊塞風光的詞作。
1685年,納蘭性德因病去世,年僅三十歲。在康熙十五年,也就是他待考期間,他在恩師徐乾學的幫助下,開始編修一部儒學大典《通志堂經解》。納蘭性德在文學上顯赫名聲不僅出于他的蜚聲詞壇的一首首佳作,也由于他為這部儒學典籍而做的成就。
納蘭性德不但在清代詞壇享有很高聲譽,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彩奪目的一席之地。他的詞作讀來很傷感,這與他的個人身世情感經歷是有關系的。
納蘭性德一生經歷了三段愛情,但每一段愛情都很凄美。
第一段愛情是納蘭性德和他的表妹之間的一段青梅竹馬的初戀,這段青澀的愛情也是他年輕時期最美好的回憶。兩人一度訂婚,但卻因為表妹被選入宮而被迫中止。剛體會到愛情甜蜜的納蘭性德,一下子嘗到了愛情的苦澀。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在納蘭性德的詞作中,有很多是因為思念表妹而寫的?!叭松糁蝗绯跻?,何事秋風悲畫扇”,或許是納蘭性德對于他和表妹之間的這段愛情的傾訴吧。
第二段愛情,納蘭性德20歲時與兩廣總督盧興祖之女步入婚姻殿堂。他們就像許多夫妻一樣,琴瑟和鳴,相敬如賓。盧氏的溫柔、善良、清晰、可愛,而納蘭性德冷靜、悲傷、富有同情心、孤獨。他們的性格是如此的不同,但命運把兩個性格不同、但又互補的人撮合在一起。
但這段美好的婚姻因盧氏的去世而畫上了凄涼的句號,盧氏因難產去世,納蘭性德寫下了許多悼亡妻子的詞作。他的悼亡之音由此發聲,成為納蘭詞中的代表作品,也成為悼亡詞史中的一座高峰。
第三段是納蘭性德與沈宛邂逅的愛情故事,但也是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沈宛是納蘭性德難忘的紅顏知己,盡管沈宛是一名歌女,但是她才情絕佳、溫婉可人。
沈宛的出現,讓納蘭性德覺得世上竟還有懂得自己的人。但是這種美好并沒有持續很長時間。
本來,兩人邂逅之后,沈宛深愛著納蘭性德,她的溫柔撫慰著詞人。在沈宛的呵護下,納蘭性德因為情感而受傷的心靈逐漸得到撫慰,他也從悲痛中逐漸走出來。
或許是情多不壽吧。半年后,納蘭性德突然去世,沈宛含著淚水回到了江南,并靠作詞撫慰自己的內心。自此之后,江湖上便多了一則凄美的愛情故事,那就是納蘭性德和沈宛的愛情故事,而敘述故事的人,便是這位深情的女子,她用詞作講述著他們的愛情。
納蘭性德的愛情故事是凄美的,他的一生也是短暫的,但是他用超凡的才情抒寫人生、寄托情感。他在繼承歷代詩詞名家風格的基礎之上,不循規蹈矩,不落前人窠臼。
納蘭性德在填寫詞作時,能推陳出新,他摒棄歷代文人矯揉造作的弊端,在詞的創作上主張回歸自然,文辭直抒胸臆。他的這一主張為本已式微的填詞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我國詞史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我從納蘭性德的詞作選取了六首具有代表性的情詞,從這幾首詞入手 ,一探納蘭性德寄寓在詞中的深婉情感和詞中顯露出的純真本性。
第一首:《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愿。
初次相遇的美好,連時間都是甜蜜的,連時光都是快樂的。即使偶爾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也甘心消受,因為心中有期盼、有憧憬,所以相信一切只會越來越美好。
所有的困難,都是微不足道,與初戀的相處也應像初見時那般甜蜜溫馨,深情快樂,可驀然回首,早已是曾經滄海、物是人非。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短短兩句道盡物是人非的感慨,詞人心中如同打翻了五味瓶,各種滋味涌上心頭:人生如果總像剛剛相識時那樣的甜蜜,那樣的溫馨,那樣的深情和快樂,該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第二首:《蝶戀花》
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昔昔都成i。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
無那塵緣容易絕,燕子依然,軟踏簾鉤說。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
這首蝶戀花是妻子盧氏亡故后,納蘭性德填寫的一首悼亡詞。他在另一闋《沁園春》的序中曾寫:“丁巳重陽前三日,夢亡婦淡妝素服,執手哽咽,語多不復能記,但臨別有云:銜恨愿為天上月,年年猶得向郎圓。婦素未工詩,不知何以得此也?!?/p>
現存的三百八十七首納蘭詞里,有悼亡詞四十七篇,這些悼亡詞代表著納蘭詞的最高成就。一個最基本的原因就是詞中感情的自然流露,也就是詞人真情實感的傾訴。
納蘭性德將愛情融進字里行間,他不像前人那樣故作深情,矯情做作。他的每一個字發自肺腑,字字泣血,句句真切。
他不憐惜自己的哀痛之情,他不寄情于其他事物,他的比喻親近自然,一掃拾人牙慧的行文風格,不得不說是一場詞學本質的回歸。
第三首:《浣溪沙》
殘雪凝輝冷畫屏,落梅橫笛已三更。更無人處月朧明。
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里憶平生。
“我是人間惆悵客”,只這一句,將納蘭性德的所有的哀愁傾吐了出來。正因為飽嘗人間離愁別苦,才情不自禁、潸然淚下。
但他又馬上回頭看見自己竟然在流淚,也更是無人知曉,來給予慰藉,于是他便回頭自嘲:你知道你一個人孤單寂寞,獨自掉淚究竟是為什么呢?難道還會有人來給你安慰嗎?簡直是可笑的事情。
最后一句“斷腸聲里憶平生”,是全詞的點睛之筆,短短七字,不禁令人潸然淚下。見慣了哀而不傷,引而不發,反而更容易被這樣痛徹心扉的凄絕之美打動。閉上眼睛仿佛依然能看到詞人在那一片斷腸聲里,獨自落淚,黯然神傷。
這就是納蘭性德,一位深情的詞人。滿腔愁苦,轉過身才發現,自己是如此可憐,竟然連哭泣也毫無價值。
第四首:《采桑子》
明月多情應笑我,笑我如今。辜負春心,獨自閑行獨自吟。
近來怕說當時事,結遍蘭襟。月淺燈深,夢里云歸何處尋。
該詞上片寫出詞人低沉黯然的心情,同時還烘托出納蘭性德悵然若失的心態。下片描寫往事不堪回首,一切過去的都將不再重來。全篇表達了詞人對沈宛的深切懷念。
開篇句“明月多情應笑我”,讓人驚艷。明月是如此的多情,一定會笑我此時的孤單落寞,辜負春心。
自古多情空煩惱,正是這種失落哀傷之感,使他近來不敢提起當初的事情。結句的“月淺燈深,夢里云歸何處尋”,淺顯平易,自然流暢,意境幽深而不乏優美動人的節奏和韻律。
而到了下片的時候,詞人便解釋為什么自己會有如此沉郁的心情,首先是害怕回首往昔,因為詞人害怕提起當日的事情。因為往事不堪回首,一切過去的都將不再重來,納蘭面對的回憶不過是空城一座,而詞人自己,只有在城外興嘆。
這也就是納蘭性德為何會在月光下愁苦,在燈光下午夜夢回,依然能夠重溫往日的歲月,依然能夠從回憶中得到慰藉的原因。不論這首詞是納蘭作給朋友的,還是沈宛的,都是詞人發自內心的感慨,細膩單純,干凈得幾乎透明。
這首詞的情感非常細膩,上片寫出納蘭低沉黯然的心情,同時還烘托出詞人悵然若失的心態。從“辜負”、“閑行”、“獨自”這些詞語中,能夠體會到詞人內心的寂寞和無聊,只有自己吟唱自己的孤獨,因為他人不懂。
第五首:《畫堂春》
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
漿向藍橋易乞,藥成碧海難奔。若容相訪飲牛津,相對忘貧。
這首描寫愛情的《畫堂春》,與納蘭性德的其他描寫愛情的詞不同。以往的愛情詞總是纏綿悱惻,動情之深處也僅僅是帶著委屈、遺憾和感傷,但這首詞卻是內心低沉的聲音。
隔著茫茫人世和滾滾紅塵,詞人與美好的事物擦肩而過。失去的痛,讓詞人的呼喚顯得這么蒼白、無力,這蒼白、無力的情感傾訴中卻有著動人的、催人淚下的悲傷。
這種悲傷,不僅是委屈、遺憾、感傷,它是低喃淺唱,是傾訴衷腸,是讓人潸然淚下的情感告白。
藍橋相遇并不是難事,難的是即使有長生的靈藥,也不能像嫦娥那樣飛入月宮與她相會。如果能夠像牛郎織女一樣,渡過天河團聚,即使拋卻榮華富貴也心甘情愿。
愛情是什么滋味呢?是讓人歡喜也是讓人憂愁的滋味。明明是情投意合、相濡以沫的一對戀人,怎奈分隔兩地。想到這一切,詞人不禁黯然神傷起來。
納蘭性德一向謳歌愛情,字字句句都是愛情的悲唱。由困頓到渴望,從爆發到解脫,詞人將情感波動與心路歷程,都寄寓在《畫堂春》的字里行間。
全詞直抒胸臆,落落大方,將一段苦戀無果乃至悲痛終生的感情完美呈現,絲毫沒有其他愛情詞中的委婉、含蓄、纏綿。在這首詞中,納蘭性德將縱然無法相守也保留著一線美好的愿望表達得淋漓盡致。
第六首:《青衫濕遍?悼亡》
青衫濕遍,憑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頭扶病,剪刀聲、猶在銀G。憶生來、小膽怯空房。到而今,獨伴梨花影,冷冥冥、盡意凄涼。愿指魂兮識路,教尋夢也回廊。
咫尺玉鉤斜路,一般消受,蔓草殘陽。判把長眠滴醒,和清淚、攪入椒漿。怕幽泉、還為我神傷。道書生簿命宜將息,再休耽、怨粉愁香。料得重圓密誓,難禁寸裂柔腸。
整首詞里,字字句句都滲透了詞人對亡妻刻骨銘心的思念,也看出了詞人那種凄楚的心境。而納蘭詞的婉麗凄清也正是來自于他們夫妻二人的情深意長。
“青衫濕遍”,只此一句,就表明了詞人悲痛的程度。眼淚把他的衣服都浸得濕透了,這是怎樣的一種悲痛,又是怎樣的一種凄涼,才能把衣服都濕透?
“半月前頭扶病,剪刀聲、猶在銀G”,從這里可以看出,他妻子逝世的時間才只有半個月。半個月前,她還在自己身邊,就在自己眼前,帶著病在燈下,強打著精神做事。而今卻是陰陽兩隔,空留自己獨自在回想。
詞人回憶起妻子生前生性膽小,連一個人在房間都害怕,可如今你卻在那冰冷幽暗的靈柩里,獨自伴著梨花影,受盡凄涼。這幾句體現了詞人對亡妻的摯愛以及對其濃烈的思念之情,于是詞人把自己滿腔的愁懷,全部都寄托在夢境中,他多么希望亡妻能認識回家的路,到夢中與自己相聚。
下片仍是抒發了詞人的哀婉深情?!傲系弥貓A密誓,難盡寸裂柔腸”,詞人記得夫妻倆所有的密誓,但是那些誓言已經不能夠實現,想到這真是令人肝腸寸斷。
青衫、銀G、梨花影、回廊、玉鉤斜路、蔓草殘陽、清淚、椒漿等凄淡的意象,在詞中組接成一幅完整的藝術畫面,讀來更是讓人令人蕩氣回腸。這些意象大都是一種憂傷的感覺,透出一些悲涼的氣氛,每當讀到這樣的詞句,一種凄清感就撲面而來。
小結:
納蘭性德的詞不僅具有婉約派詞人的共性,而且在意境的創作上也具有個人風格,那就是他哀傷凄婉的詞作的的由來。尤其是他寫的悼亡詞更是將這一特點展現得淋漓盡致,正因為這樣,他的悼亡詞才能以深婉的情感打動讀者。
納蘭性德的詞風凄清婉麗、扣人心弦,這就要歸結于他純真的本性。與其他詞人不同的是,很少使用華麗辭藻修飾作品,而是更傾向于真實情感的表達。
納蘭性德字字傳情。有溫度的、有情感的、扣人心弦的、回響著真摯情感的文字,才是納蘭詞無限魅力的源泉。
納蘭容若詩詞【篇3】
辛苦最憐天上月,一夕如環,夕夕都成?。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
無那塵緣容易絕,燕子依然,軟踏簾鉤說。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
又到綠楊曾折處,不語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連天無意緒,雁聲遠向蕭關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風,吹夢成今古。明日客程還幾許,沾衣況是新寒雨。
林下荒苔道韞家,生憐玉骨委塵沙。愁向風前無處說,數歸鴉。
半世浮萍隨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晔橇d吹欲碎,繞天涯。
凄凄切切,慘淡黃花節。夢里砧聲渾未歇,那更亂蛩悲咽。
塵生燕子空樓,拋殘弦索床頭。一樣曉風殘月,而今觸緒添愁。
又
風鬟雨鬢,偏是來無準。倦倚玉蘭看月暈,容易語低香近。
軟風吹過窗紗,心期便隔天涯。從此傷春傷別,黃昏只對梨花。
正是轆轤金井,滿砌落花紅冷。驀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難定。誰省,誰省。從此簟紋燈影。
又
黃葉青苔歸路,?粉衣香何處。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幾許。秋雨,秋雨,一半因風吹去。
又
纖月黃昏庭院,語密翻教醉淺。知否那人心?舊恨新歡相半。誰見?誰見?珊枕淚痕紅泫。
彤霞久絕飛瓊字,人在誰邊。人在誰邊,今夜玉清眠不眠。
香銷被冷殘燈滅,靜數秋天。靜數秋天,又誤心期到下弦。
又
誰翻樂府凄涼曲?風也蕭蕭,雨也蕭蕭,瘦盡燈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縈懷抱,醒也無聊,醉也無聊,夢也何曾到謝橋。
又
冷香縈遍紅橋夢,夢覺城笳。月上桃花,雨歇春寒燕子家。
箜篌別后誰能鼓,腸斷天涯。暗損韶華,一縷茶煙透碧紗。
桃花羞作無情死,感激東風。吹落嬌紅,飛入窗間伴懊儂。
誰憐辛苦東陽瘦,也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處濃。
又
海天誰放冰輪滿,惆悵離情。莫說離情,但值良宵總淚零。
只應碧落重相見,那是今生??赡谓裆?,剛作愁時又憶卿。
又
撥燈書盡紅箋也,依舊無聊。玉漏迢迢,夢里寒花隔玉簫。
幾竿修竹三更雨,葉葉蕭蕭。分付秋潮,莫誤雙魚到謝橋。
又
涼生露氣湘弦潤,暗滴花梢。簾影誰搖,燕蹴風絲上柳條。
舞?鏡匣開頻掩,檀粉慵調。朝淚如潮,昨夜香衾覺夢遙。
又
土花曾染湘娥黛,鉛淚難消。清韻誰敲,不是犀椎是鳳翹。
只應長伴端溪紫,割取秋潮。鸚鵡偷教,方響前頭見玉簫。
又
白衣裳憑朱闌立,涼月?西。點鬢霜微,歲晏知君歸不歸?
殘更目斷傳書雁,尺素還稀。一味相思,準擬相看似舊時。
謝家庭院殘更立,燕宿雕梁。月度銀墻,不辨花叢那辨香?
此情已自成追憶,零落鴛鴦。雨歇微涼,十一年前夢一場。
又
而今才道當時錯,心緒凄迷。紅淚偷垂,滿眼春風百事非。
情知此后來無計,強說歡期。一別如斯,落盡犁花月又西。
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
漿向藍橋易乞,藥成碧海難奔。若容相會飲牛津,相對忘貧。
夕陽誰喚下樓梯,一握香荑?;仡^忍笑階前立,總無語,也依依。
箋書直恁無憑據,休說相思。勸伊好向紅窗醉,須莫及,落花時。
春殘,紅怨。掩雙環,微雨花間畫閑。無言暗將紅淚彈。闌珊,香銷輕夢還。
斜倚畫屏思往事,皆不是,空作相思字。記當時,垂柳絲,花枝,滿庭蝴蝶兒。
記綰長條欲別難。盈盈自此隔銀灣。便無風雪也摧殘。
青雀幾時裁錦字,玉蟲連夜剪春幡。不禁辛苦況相關。
又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又
蓮漏三聲燭半條,杏花微雨濕輕綃,那將紅豆寄無聊?
春色已看濃似酒,歸期安得信如潮,離魂入夜倩誰招?
又
風髻拋殘秋草生。高梧濕月冷無聲。當時七夕記深盟。
信得羽衣傳鈿合,悔教羅襪葬傾城。人間空唱雨淋鈴。
又
一半殘陽下小樓,朱簾斜控軟金鉤。倚欄無緒不能愁。
有個盈盈騎馬過,薄妝淺黛亦風流。見人羞澀卻回頭。
風絮飄殘已化萍,泥蓮剛倩藕絲縈;珍重別拈香一瓣,記前生。
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個悔多情;又到斷腸回首處,淚偷零。
落花如夢凄迷,麝煙微,又是夕陽潛下小樓西。
愁無限,消瘦盡,有誰知?閑教玉籠鸚鵡念郎詩。
燭花搖影,冷透疏衾剛欲醒。待不思量,不許孤眠不斷腸。
茫茫碧落,天上人間情一諾。銀漢難通,穩耐**愿始從。
又
相逢不語,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暈紅潮,斜溜鬟心只鳳翹。
待將低喚,直為凝情恐人見。欲訴幽懷,轉過回闌叩玉釵。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夜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愿。
夜雨做成秋,恰上心頭,教他珍重護風流。端的為誰添病也,更為誰羞?
密意未曾休,密愿難酬。珠簾四卷月當樓。暗憶歡期真似夢,夢也須留。
又
紅影濕幽窗,瘦盡春光。雨余花外卻斜陽。誰見薄衫低髻子,抱膝思量。
莫道不凄涼,早近持觴。暗思何事斷人腸。曾是向他春夢里,瞥遇回廊。
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梅蕊打肩頭。欲將離恨尋郎說,待得郎歸恨卻休。
云澹澹,水悠悠,一聲橫笛鎖空樓。何時共泛春溪月,斷岸垂楊一葉舟。
東風不解愁,偷展湘裙衩。獨夜背紗籠,影著纖腰畫。
?盡水沉煙,露滴鴛鴦瓦?;ü抢湟讼?,小立櫻桃下。
又
惆悵彩云飛,碧落知何許?不見合歡花,空倚相思樹。
總是別時情,那得分明語。判得最長宵,數盡厭厭雨。
知己一人誰是?已矣。贏得誤他生。有情終古似無情,別語悔分明。
莫道芳時易度,朝暮。珍重好花天。為伊指點再來緣,疏雨洗遺鈿。
心灰盡,有發未全僧。風雨消磨生死別,似曾相識只孤檠,情在不能醒。
搖落后,清吹那堪聽。淅瀝暗飄金井葉,乍聞風定又鐘聲,薄福薦傾城。
何處幾葉蕭蕭雨。濕盡檐花,花底人無語。掩屏山,玉爐寒。誰見兩眉愁聚倚闌干。
消息誰傳到拒霜?兩行斜雁碧天長,晚秋風景倍凄涼。
銀蒜押簾人寂寂,玉釵敲燭信茫茫。黃花開也近重陽。
誰道飄零不可憐,舊游時節好花天,斷腸人去自經年。
一片暈紅才著雨,幾絲柔綠乍和煙。倩魂銷盡夕陽前。
煙暖雨初收,落盡繁花小院幽。摘得一雙紅豆子,低頭,說著分攜淚暗流。
人去似春休,卮酒曾將酹石尤。別自有人桃葉渡,扁舟,一種煙波各自愁。
月落城烏啼未了,起來翻為無眠早。薄霜庭院怯生衣,心悄悄,紅闌繞,此情待共誰人曉?
眼底風光留不住,和暖和香,又上雕鞍去。欲倩煙絲遮別路,垂楊那是相思樹。
惆悵玉顏成間阻,何事東風,不作繁華主。斷帶依然留乞句,斑騅一系無尋處。
風絲裊,水浸碧天清曉。一鏡濕云清未了,雨晴春草草。
夢里輕螺誰掃。簾外落花紅小。獨睡起來情悄悄,寄愁何處好?
藕風輕,蓮露冷,斷虹收,正紅窗、初上簾鉤。田田翠蓋,趁斜陽魚浪香浮。此時畫閣垂楊岸,睡起梳頭。
舊游蹤,招提路,重到處,滿離憂。想芙蓉湖上悠悠。紅衣狼藉,臥看桃葉送蘭舟。午風吹斷江南夢,夢里菱謳。
新來好,唱得虎頭詞。一片冷香惟有夢,十分清瘦更無詩。標格早梅知。
才聽夜雨,便覺秋如許。繞砌蛩?人不語,有夢轉愁無據。
亂山千疊橫江,憶君游倦何方。知否小窗紅燭。照人此夜凄涼.
納蘭容若詩詞【篇4】
李清照雖然不是一位高產的作家,其詞流傳至今的只不過四五十首,但卻“無一首不工”,“為詞家一大宗矣”。這首《如夢令》,便是“天下稱之”的不朽名篇。這首小令,有人物,有場景,還有對白,充分顯示了宋詞的語言表現力和詞人的才華。小詞借宿酒醒后詢問花事的描寫,曲折委婉地表達了詞人的惜花傷春之情,語言清新,詞意雋永。
起首兩句,辭面上雖然只寫了昨夜飲酒過量,翌日晨起宿酲尚未盡消,但在這個辭面的背后還潛藏著另一層意思,那就是昨夜酒醉是因為惜花。這位女詞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謝,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飲了過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余醉。
三、四兩句所寫,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盡管飲酒致醉一夜濃睡,但清曉酒醒后所關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園中海棠。詞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驟風疏雨的揉損,窗外定是殘紅狼藉,落花滿眼,卻又不忍親見,于是試著向正在卷簾的侍女問個究竟。一個“試”字,將詞人關心花事卻又害怕聽到花落的消息、不忍親見落花卻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達得貼切入微,曲折有致?!霸噯枴钡慕Y果——“卻道海棠依舊?!笔膛幕卮饏s讓詞人感到非常意外。本來以為經過一夜風雨,海棠花一定凋謝得不成樣子了,可是侍女卷起窗簾,看了看外面之后,卻漫不經心地答道:海棠花還是那樣。一個“卻”字,既表明侍女對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無覺察,對窗外發生的變化無動于衷,也表明詞人聽到答話后感到疑惑不解。她想:“雨疏風驟”之后,“海棠”怎會“依舊”呢?這就非常自然地帶出了結尾兩句。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边@既是對侍女的反詰,也像是自言自語:這個粗心的丫頭,你知道不知道,園中的海棠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稀少才是。這句對白寫出了詩畫所不能道,寫出了傷春易春的閨中人復雜的神情口吻,可謂“傳神之筆?!睉恰?,表明詞人對窗外景象的推測與判斷,口吻極當。因為她畢竟尚未親眼目睹,所以說話時要留有余地。同時,這一詞語中也暗含著”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海棠雖好,風雨無情,它是不可能長開不謝的。一語之中,含有不盡的無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謂語淺意深。而這一層惜花的殷殷情意,自然是”卷簾人“所不能體察也無須更多理會的,她畢竟不能像她的女主人那樣感情細膩,那樣對自然和人生有著更深的感悟。這也許是她所以作出上面的回答的原因。末了的”綠肥紅瘦“一語,更是全詞的精絕之筆,歷來為世人所稱道?!本G“代替葉,”紅“代替花,是兩種顏色的對比:”肥“形容雨后的葉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謝稀少,是兩種狀態的對比。本來平平常常的四個字,經詞人的搭配組合,竟顯得如此色彩鮮明、形象生動,這實在是語言運用上的一個創造。由這四個字生發聯想,那”紅瘦“正是表明春天的漸漸消逝,而”綠肥“正是象征著綠葉成蔭的盛夏的即將來臨。這種極富概括性的語言,又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這首小詞,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卻寫得曲折委婉,極有層次。詞人因惜花而痛飲,因情知花謝卻又抱一絲僥幸心理而“試問”,因不相信“卷簾人”的回答而再次反問,如此層層轉折,步步深入,將惜花之情表達得搖曳多姿。
1、明徐士俊《古今詞統》卷四:《花間集》云:此詞安頓二疊語最難?!爸?,知否”,口氣宛然。若他“人靜,人靜”、“無寐,無寐”,便不渾成。
2、明徐伯齡《向精雋》:當時趙明誠妻李氏,號易安居士,詩詞尤獨步,縉紳咸推重之。其“綠肥紅瘦”之句暨“人與黃花俱瘦”之語傳播古今。
3、清陳廷焯《云韶集》(署名陳世?)卷十:“只數語中,層次曲折有味。世徒稱其‘綠肥紅瘦’一語,猶是皮相?!薄栋子挲S詞話》卷六:“詞人好作精艷語,如左與言之‘滴粉搓酥’,姜白石之‘柳怯云松’,李易安之‘綠肥紅瘦’、‘寵柳嬌花’等類,造句雖工,然非大雅?!?/p>
4、吳熊和:這首詞表現了對花事和春光的愛惜以及女性特有的關切和敏感。全詞僅三十三字,巧妙地寫了同卷簾人的問答,問者情多,答者意淡,因而逼出“知否,知否”二句,寫得靈活而多情致。詞中造語工巧,“雨疏、風驟”、“濃睡”、“殘酒”都是當句對:“綠肥紅瘦”這句中,以綠代葉、以紅代花,雖為過去詩詞中常見(如唐僧齊己詩“紅殘綠滿海棠枝”),但把“紅”同“瘦”聯在一起,以“瘦”字狀海棠的由繁麗而憔悴零落,顯得凄婉,煉字亦甚精,在修辭上有所新創。
5、吳小如《詩詞札叢》:此詞乃作者以清新淡雅之筆寫?麗艷冶之情,詞中所寫悉為閨房昵語,所謂有甚于畫眉者是也,所以絕對不許第三人介人。頭兩句固是寫實,卻隱兼比興。金圣嘆批《水滸》,每提醒讀者切不可被著書人瞞過;吾意讀者讀易安居士此詞,亦切勿被她瞞過才好。及至第二天清晨,這位少婦還倦臥未起,便開口問正在卷簾的丈夫,外面的春光怎么樣了?答語是海棠依舊盛開,并未被風雨摧損。這里表面上是在用韓?《懶起》詩末四句:“昨夜三更雨,今朝(一作”臨明“)一陣寒,海棠花在否,側臥卷簾看”的語意,實則惜花之意正是戀人之心。丈夫對妻子說“海棠依舊”者,正隱喻妻子容顏依然嬌好,是溫存體貼之辭。但妻子卻說,不見得吧,她該是“綠肥紅瘦”,葉茂花殘,只怕青春即將消失了。這比起杜牧的“綠葉成陰子滿枝”來,雅俗之間判若霄壤,故知易安居士為不可及也?!爸瘛悲B句,正寫少婦自家心事不為丈夫所知??梢姾蟀腚m亦寫實,仍舊隱兼比興。如果是一位闊小姐或丫鬟對話,那真未免大煞風景,索然寡味了。
納蘭容若詩詞【篇5】
1、《采桑子》
明月多情應笑我,笑我如今。
辜負春心,獨自閑行獨自吟。
近來怕說當年事,結遍蘭襟。
月淺燈深,夢里云歸何處尋?
2、《江城子-詠史》
濕云全壓數峰低,影凄迷,望中疑。
非霧非煙,神女欲來時。
若問生涯原是夢,除夢里,沒人知。
3、《天仙子·天咫尺》
好在軟綃紅淚積,漏痕斜罥菱絲碧。
古釵封寄玉關秋,天咫尺,人南北,
不信鴛鴦頭不白。
4、《蝶戀花》
辛苦最憐天上月,一夕如環,夕夕都成玦。
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
無那塵緣容易絕,燕子依然,軟踏簾鉤說。
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
5、《浣溪沙》
誰道飄零不可憐,舊游時節好花天。斷腸人去自經年。
一片暈紅才著雨,幾絲柔綠乍和煙。倩魂銷盡夕陽前。
6、《南鄉子-為忘婦題照》
淚咽更無聲,止向從前悔薄情,憑仗丹青重省識,盈盈,一片傷心畫不成。
別語忒分明,午夜鶼鶼夢早醒,卿自早醒儂自夢,更更,泣盡風前夜雨鈴。
7、《金縷曲-贈梁汾》
德也狂生耳。偶然間、淄塵京國,烏衣門第,有酒惟澆趙州土,誰會成生此意,
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盡英雄淚。君不見,月如水。
共君此夜須沉醉。且由他、娥眉謠諑,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問,冷笑置之而已。
尋思起、從頭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緣、恐結他生里,然諾重,君須記。
納蘭容若詩詞【篇6】
1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
納蘭性德〔清代〕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一作:卻道故心人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愿。(一作:淚雨零 / 夜雨霖)
這首詞以一個女子的口吻,抒寫了被丈夫拋棄的幽怨之情。詞情哀怨凄婉,屈曲纏綿?!扒镲L悲畫扇”即是悲嘆自己遭棄的命運,“驪山”之語暗指原來濃情蜜意的時刻,“夜雨霖鈴”寫像唐玄宗和楊貴妃那樣的親密愛人也最終腸斷馬嵬坡,“比翼連枝”出自《長恨歌》詩句,寫曾經的愛情誓言已成為遙遠的過去。而這“閨怨”的背后,似乎更有著深層的痛楚,“閨怨”只是一種假托。故有人認為此篇別有隱情,詞人是用男女間的愛情為喻,說明與朋友也應該始終如一,生死不渝。
2長相思
納蘭性德〔清代〕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這首詞以白描手法,樸素自然的語言,表現出真切的情感,是很為前人稱道的。詞人在寫景中寄寓了思鄉的情懷。格調清淡樸素,自然雅致,直抒胸臆,毫無雕琢痕跡。
3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納蘭性德〔清代〕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納蘭性德此詞,上闋是此時此地的沉思,下闋是對往時往事的回憶;上闋是納蘭性德此時此地的孤獨,下闋是納蘭性德和妻子在曾經的短短三年之中那一些短暫而無邊的歡樂。